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中醫觀點的母乳哺育(一)

中醫觀點的母乳哺育()

懷胎十月……歷經辛苦的生產過程,擁抱新生寶寶是多麼幸福的事情。
許多懷孕媽媽以為最辛苦的歷程已走完,殊不知餵哺母乳是另一個大課題。

在護理師協助下餵食寶寶初乳通常很順利。
真正的考驗是月子之後至寶寶六個月開始副食品前,怎麼順利持續餵哺母乳。
如果媽媽們有興趣,我們不妨以中醫觀點來探討母乳問題。

最常聽到的母乳問題就是「奶量不夠」、「寶寶一直頻煩討奶,晚上累得睡不好」,持續哺育母乳一段時日,媽媽們也漸漸出現疲倦、腰痠,甚至會出現落髮、皮膚粗糙、頭暈等問題。

在以前的時代,應該有見過或是聽過身體健壯的婦人,生完小孩子以後月經沒多久也來,乳汁源源不絕甚至可以分給街坊鄰居,或是為人奶媽。除了自己的小孩還可以多養一個。現在的人少勞動,身體多虛弱,而且高齡產婦比例甚高,所以生完幾乎都是氣血兩虛,月經不來、乳汁不來亦所多在有。

健康的母體是生完小孩後子宮也會迅速恢復機能,月事也跟來。以前常有生完一胎幾個月後又懷孕一胎的例子。現代女性工作壓力、精神壓力大,加上高齡生產比例甚高,生產完月事不來幾乎是常態,也讓許多女性誤以為有在哺乳就不容易懷孕。實則為母體生完氣血兩虛當然是不會懷孕。因為平時要受孕就已經不太容易了,何況是生完血虧之時。即使受孕品質也是不佳

中醫認為母乳是氣血生成,是母體最精華的部份。
《景岳全書》指出:“婦人乳汁,乃衝任氣血所化,故下則為經,上則為乳。”女性在孕育階段沒有月經。生產之後,氣血則化為乳汁留給嬰兒食用。。人的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,脾胃之氣、胃氣又有後天之本的說法,胃氣能養五臟之氣。

女人在生產後,百脈空虛,氣血不足,處於一種周身血虛的狀態。哪裡來的氣血生化乳汁呢?自然是因著合理飲食,補充營養。透過脾胃消化食物,吸收其精華轉化成胃氣,循行至肺腑輸佈五臟傳遞全身。乳房位於胸肺之處,承接胃氣化為乳汁。

也因此,產婦月子裡要吃好喝好,一方面是給自己恢復元氣,一方面是要靠這些營養化生乳汁。胃的吸收是否正常,經脈是否通暢,直接關係到乳汁的多少及品質。


奶水是初氣。在氣轉變的過程中,由脾胃吸收,到乳汁生成,經過的臟腑不多,就是胃與肺,所以是氣的初階段,稱為初氣,血液的生成還需要經過足太陽膀胱經,心、腎最後入肝藏血,所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,最終才能轉化血液。中醫認為,小孩飲用母乳,猶如獲得先天之氣,就好比在胎中獲得由其帶來的氣,你看看是不是小孩喝完奶以後都是容光煥發的狀態,百病全消,似乎是特效藥,哭鬧也停止了,因為獲得氣的滋養灌溉。
照片來自網路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